关键词:
UbD模式
高中数学复习课
单元教学设计
函数
摘要:
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模式是一种评价先于活动设计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最先由美国的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伊·麦克泰(Jay Mc Tighe)提出。UbD模式为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路径,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UbD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仅限于新授课,面对高中数学复习模式僵化、难以落实核心素养等现状,如何将UbD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成为了众多教育研究者与一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某示范性高中S学校的学生与数学教师作为被试,通过发放问卷与访谈的形式调查高中生数学复习与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现状。其中,收集学生问卷868份,有效问卷729份,有效率83.99%;收集教师问卷91份,有效问卷67份,有效率74.0%。在调查的基础上,借鉴UbD提供的思路、工具、标准等设计UbD模式下的高中数学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函数”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以此验证该框架的可操作性。本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研究UbD模式下的高中数学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是实际诉求。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中生在复习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数学复习不感兴趣、复习效率低下、许多问题无法解决等,而且发现学生的理解水平不高、复习现状欠佳,紧接着,利用Amos软件的Bootstrap检验法验证出理解水平在复习现状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针对复习课进行教学设计时,仍旧采用传统的方式及步骤,并且教学设计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另外,访谈了S学校的14位数学教师,为本研究将UbD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复习课提供了支持。(2)UbD模式下高中数学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框架的构建及其应用建议。借鉴UbD模板2.0版本,结合数学复习课的特征,设计了UbD模式下的高中数学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框架。该框架同样分为三个阶段,阶段1结合复习课的特征,在明确预期结果之前增加了分析复习重点、重构复习内容等环节;阶段2设计多样化的评估证据以及相应的评价量规;阶段3在规划学习活动之后增加了划分单元课时以及具体的课时设计环节。随后提出了该框架应用于数学复习教学的建议:(1)单元目标促进发展,体现“层次性”;(2)基本问题促进理解,凸显“探究性”;(3)评估方式促进反思,遵循“科学性”;(4)目标、评估、教学一致,强调“整体性”。(3)基于测试结果及设计的框架给出了“函数”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案例。为了解学生学情,研究从函数概念与性质、指对幂函数、三角函数与函数应用四个模块编制“函数”单元测试卷,并对测试卷27个考点进行核心素养编码与分值划分。研究选取S学校2种班型、共141名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在函数应用模块得分较低且数学建模核心素养较差,并由此提出了UbD模式应用于函数单元复习教学的建议:(1)关注函数本质,突破重点难点;(2)重视模型应用,发展建模素养;(3)提倡变式教学,遵循发展需求;(4)聚焦综合应用,培养发散思维。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UbD模式下“函数”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案例,并从3位高中数学教师的访谈结果来看,UbD模式下高中数学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框架的可操作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