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阿伦特
劳动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个人价值
自由
摘要:
劳动概念在阿伦特的思想体系中是一种前提性的存在,是必要的、基本的,但却不是重要的、核心的,现代社会对劳动的推崇让她觉得惊诧,而马克思对劳动的论述更是让她感到疑惑与不满,因而她决定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来重新定义劳动的地位。阿伦特劳动概念的理论建构来自三个方面的塑造。首先是古希腊政治思想传统的影响,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另一方面是马克思对劳动地位抬高的理论的影响。最后,社会环境也影响了阿伦特的劳动观:阿伦特在劳动的重复性、齐一性与必然性中看到了极权主义的影子,亲身经历过极权主义统治的阿伦特对此十分恐慌,同时社会领域的出现以及人们对消费的看重也使得她担心人类会陷入消费社会,从而都处于必然性的控制之中。阿伦特对劳动概念的论述不同于我们通常的认知,她将劳动放到基本、底线的位置,她认为劳动是与人的生命性关联、满足身体需要的活动,总是伴随着痛苦与操劳;劳动是不自由的活动,有很高的重复性与循环性,是奴隶性质的活动;劳动的产品也无法长久保存,因而劳动也是最缺乏世界性的活动。但是又因为劳动是人们进入公共领域进行行动的前提条件,因而不能取消。与劳动不同,阿伦特将行动放到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两者分属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应该严格区分开来,保持政治领域的纯粹性,只有在公共领域进行言说与行动才能真正显示人的本质。阿伦特的劳动概念并不成熟与完备,她没有理解透彻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内涵,从而导致对暴力活动以及支配行为的理解也存在偏颇,她甚至错误地将马克思主义所有思想直接等同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因而导致她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丰富内涵,从而也使得她另辟蹊径,批判性地开创了一种新的理论实践框架——限制劳动的范围,进行超越必然性的政治行动。但其实阿伦特所限制的那种劳动也是马克思所要超越的,而僵化的历史观以及诡辩法同样也是马克思所批判的。归根到底阿伦特与马克思的深层指向是一致的,他们都极力避免极权主义的产生,想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他们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对自由活动的强调是不谋而合的。同时她在新时代语境下对消费社会和技术的批判、拯救与反思是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上的一种新的开拓;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路径的阐述,在重塑了公共政治领域权威的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补充与完善。